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总结

第一章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
1.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。⁕
2.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。⁕
3.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。⁕
4.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。⁕
5.教育制度确立的依据。⁕
6.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。⁕
7.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及作用。⁕
8.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的关系。⁕
9.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。
10.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。
第二章 中学课程
1.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。⁕
2.课程改革的结构。⁕
3.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评价观。⁕
4.活动中心课程理论的观点/简述活动课程的特点。
5.学科中心课程论的观点。
6.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有哪些?
7.教材(教科书)编写的基本要求/原则。
8.综合时间活动课程的主要内容。
第三章 中学教学
1.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。⁕
2.教学过程的结构/基本阶段。⁕
3.直观性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。⁕
4.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。⁕
5.讲授法的概念和要求。⁕
6.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。⁕
7.教学方法选用的依据。⁕
8.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。
9.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。
10.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。
11.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。
12.贯彻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。
第四章 中学生学习心理
1.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注意力。⁕
2.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。⁕
3.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。⁕
4.学生学习的特点。⁕
5.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及条件。⁕
6.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。⁕
7.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。⁕
8.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。⁕
9.建构主义学习理论/建构主义的知识观、学生观、学习观。
10.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。
11.如何在教学中应用注意的规律。
12.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。
13.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/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。
14.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。
15.操作(动作)技能的培养要素。
16.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。
17.学习策略的分类。
18.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。
19.马斯洛需求层理理论。
20.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。
21.创造性思维/发散性思维的特征。
22.知觉的基本特征。
23.短时记忆的特点。
24.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功能。
25.学习动机的定义和功能。
第五章 中学生发展心理
1.最近发展区及启示。⁕
2.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。⁕
3.不通气质类型的教育措施。⁕
4.影响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。⁕
5.中学生情绪的特点和指导学生有效调节方法。⁕
6.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。
7.影响学生能力形成的因素。
第六章 中学生心里辅导
1.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。⁕
2.简述学校心理辅导的原则。⁕
第七章 中学德育
1.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平的的方法。⁕
2.德语过程的基本规律。⁕
3.贯彻疏导原则的要求。⁕
4.尊重与严格要求原则的贯彻要求。⁕
5.知行统一原则的贯彻要求。⁕
6.中学德育的途径。⁕
7.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阶段。⁕
8.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。⁕
9.榜样示范法的贯彻要求。⁕
10.依靠积极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的贯彻要求/长善救失原则。
11.说服教育法的要求。
12.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。
第八章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
1.班集体的发展阶段。⁕
2.个别教育工作。⁕
3.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。⁕
4.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。
5.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条件。
6.建立教师的威信/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。
- 本文标题: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总结
- 本文作者:形而上
- 创建时间:2018-07-01 14:23:45
- 本文链接:https://deepter.gitee.io/2018_07_01_educational_knowledge_and_ability/
- 版权声明: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BY-NC-SA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出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