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25. 验证回文串
如果在将所有大写字符转换为小写字符、并移除所有非字母数字字符之后,短语正着读和反着读都一样。则可以认为该短语是一个 回文串 。
字母和数字都属于字母数字字符。
给你一个字符串 s,如果它是 回文串 ,返回 true ;否则,返回 false 。
示例 1:
输入: s = “A man, a plan, a canal: Panama”
输出:true
解释:”amanaplanacanalpanama” 是回文串。
示例 2:
输入:s = “race a car”
输出:false
解释:”raceacar” 不是回文串。
示例 3:
输入:s = “ “
输出:true
解释:在移除非字母数字字符之后,s 是一个空字符串 “” 。
由于空字符串正着反着读都一样,所以是回文串。
提示:
1 <= s.length <= 2 * 105
s 仅由可打印的 ASCII 字符组成
注意点:
i–
1 | class Solution { |
392. 判断子序列
给定字符串 s 和 t ,判断 s 是否为 t 的子序列。
字符串的一个子序列是原始字符串删除一些(也可以不删除)字符而不改变剩余字符相对位置形成的新字符串。(例如,”ace”是”abcde”的一个子序列,而”aec”不是)。
进阶:
如果有大量输入的 S,称作 S1, S2, … , Sk 其中 k >= 10亿,你需要依次检查它们是否为 T 的子序列。在这种情况下,你会怎样改变代码?
致谢:
特别感谢 @pbrother 添加此问题并且创建所有测试用例。
示例 1:
输入:s = “abc”, t = “ahbgdc”
输出:true
示例 2:
输入:s = “axc”, t = “ahbgdc”
输出:false
思路:
- 双指针法,一起喝成。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class Solution {
public boolean isSubsequence(String s, String t) {
int p1 = 0;
int p2 = 0;
while(true){
if(p1 > s.length()-1) return true;
if(p2 > t.length()-1) return false;
if(s.charAt(p1) == t.charAt(p2)){
p1++;
p2++;
}else{
p2++;
}
}
}
}
167. 两数之和 II - 输入有序数组
给你一个下标从 1 开始的整数数组 numbers ,该数组已按 非递减顺序排列 ,请你从数组中找出满足相加之和等于目标数 target 的两个数。如果设这两个数分别是 numbers[index1] 和 numbers[index2] ,则 1 <= index1 < index2 <= numbers.length 。
以长度为 2 的整数数组 [index1, index2] 的形式返回这两个整数的下标 index1 和 index2。
你可以假设每个输入 只对应唯一的答案 ,而且你 不可以 重复使用相同的元素。
你所设计的解决方案必须只使用常量级的额外空间。
示例 1:
输入:numbers = [2,7,11,15], target = 9
输出:[1,2]
解释:2 与 7 之和等于目标数 9 。因此 index1 = 1, index2 = 2 。返回 [1, 2] 。
示例 2:
输入:numbers = [2,3,4], target = 6
输出:[1,3]
解释:2 与 4 之和等于目标数 6 。因此 index1 = 1, index2 = 3 。返回 [1, 3] 。
示例 3:
输入:numbers = [-1,0], target = -1
输出:[1,2]
解释:-1 与 0 之和等于目标数 -1 。因此 index1 = 1, index2 = 2 。返回 [1, 2] 。
思路:
双指针法,一气呵成
1 | class Solution { |
11. 盛最多水的容器
给定一个长度为 n 的整数数组 height 。有 n 条垂线,第 i 条线的两个端点是 (i, 0) 和 (i, height[i]) 。
找出其中的两条线,使得它们与 x 轴共同构成的容器可以容纳最多的水。
返回容器可以储存的最大水量。
说明:你不能倾斜容器。
示例 1:
输入:[1,8,6,2,5,4,8,3,7]
输出:49
解释:图中垂直线代表输入数组 [1,8,6,2,5,4,8,3,7]。在此情况下,容器能够容纳水(表示为蓝色部分)的最大值为 49。
示例 2:
输入:height = [1,1]
输出:1
思路:
双指针法,一气呵成
1 | class Solution { |
15. 三数之和
给你一个整数数组 nums ,判断是否存在三元组 [nums[i], nums[j], nums[k]] 满足 i != j、i != k 且 j != k ,同时还满足 nums[i] + nums[j] + nums[k] == 0 。请你返回所有和为 0 且不重复的三元组。
注意:答案中不可以包含重复的三元组。
示例 1:
输入:nums = [-1,0,1,2,-1,-4]
输出:[[-1,-1,2],[-1,0,1]]
解释:
nums[0] + nums[1] + nums[2] = (-1) + 0 + 1 = 0 。
nums[1] + nums[2] + nums[4] = 0 + 1 + (-1) = 0 。
nums[0] + nums[3] + nums[4] = (-1) + 2 + (-1) = 0 。
不同的三元组是 [-1,0,1] 和 [-1,-1,2] 。
注意,输出的顺序和三元组的顺序并不重要。
示例 2:
输入:nums = [0,1,1]
输出:[]
解释:唯一可能的三元组和不为 0 。
示例 3:
输入:nums = [0,0,0]
输出:[[0,0,0]]
解释:唯一可能的三元组和为 0 。
思路:
- 先排序 ,排序复杂度 nlogn
- 三指针法,最左指针从左往右暴力走
- 第二三指针,参考二指针法,左右移动,复杂度N
- 重复问题,最左指针,跟前指针比较,相同则跳过
- 重复问题,第二指针第三指针,重复问题。如果第三指针重复,理应跳过,再次向左。
- 如果第二指针重复,理应跳过,再次向右。
- 但是,第三指针重复并非一定要跳过,因为不一定满足和为0的条件,
- 所以只需要考虑和为0的时候
- 和为0则向右移,所以只需要考虑和为0的时候需要不需要跳过即可。
1 | class Solution { |
209. 长度最小的子数组
给定一个含有 n 个正整数的数组和一个正整数 target 。
找出该数组中满足其总和大于等于 target 的长度最小的 子数组 [numsl, numsl+1, …, numsr-1, numsr] ,并返回其长度。如果不存在符合条件的子数组,返回 0 。
示例 1:
输入:target = 7, nums = [2,3,1,2,4,3]
输出:2
解释:子数组 [4,3] 是该条件下的长度最小的子数组。
示例 2:
输入:target = 4, nums = [1,4,4]
输出:1
示例 3:
输入:target = 11, nums = [1,1,1,1,1,1,1,1]
输出:0
思路:
- 双指针滑动窗口法
- 左右指针之间窗口求和,
- 如果大于target,则右左指针滑动,窗口减左值
- 如果小于target,则右指针滑动,窗口加右值
1 | class Solution { |
3. 无重复字符的最长子串
给定一个字符串 s ,请你找出其中不含有重复字符的 最长 子串 的长度。
示例 1:
输入: s = “abcabcbb”
输出: 3
解释: 因为无重复字符的最长子串是 “abc”,所以其长度为 3。
示例 2:
输入: s = “bbbbb”
输出: 1
解释: 因为无重复字符的最长子串是 “b”,所以其长度为 1。
示例 3:
输入: s = “pwwkew”
输出: 3
解释: 因为无重复字符的最长子串是 “wke”,所以其长度为 3。
请注意,你的答案必须是 子串 的长度,”pwke” 是一个子序列,不是子串。
解题思路:
- 左右双指针法,滑动窗口
1 | class Solution { |
36. 有效的数独
请你判断一个 9 x 9 的数独是否有效。只需要 根据以下规则 ,验证已经填入的数字是否有效即可。
数字 1-9 在每一行只能出现一次。
数字 1-9 在每一列只能出现一次。
数字 1-9 在每一个以粗实线分隔的 3x3 宫内只能出现一次。(请参考示例图)
注意:
一个有效的数独(部分已被填充)不一定是可解的。
只需要根据以上规则,验证已经填入的数字是否有效即可。
空白格用 ‘.’ 表示。
示例 1:
输入:board =
[[“5”,”3”,”.”,”.”,”7”,”.”,”.”,”.”,”.”]
,[“6”,”.”,”.”,”1”,”9”,”5”,”.”,”.”,”.”]
,[“.”,”9”,”8”,”.”,”.”,”.”,”.”,”6”,”.”]
,[“8”,”.”,”.”,”.”,”6”,”.”,”.”,”.”,”3”]
,[“4”,”.”,”.”,”8”,”.”,”3”,”.”,”.”,”1”]
,[“7”,”.”,”.”,”.”,”2”,”.”,”.”,”.”,”6”]
,[“.”,”6”,”.”,”.”,”.”,”.”,”2”,”8”,”.”]
,[“.”,”.”,”.”,”4”,”1”,”9”,”.”,”.”,”5”]
,[“.”,”.”,”.”,”.”,”8”,”.”,”.”,”7”,”9”]]
输出:true
示例 2:
输入:board =
[[“8”,”3”,”.”,”.”,”7”,”.”,”.”,”.”,”.”]
,[“6”,”.”,”.”,”1”,”9”,”5”,”.”,”.”,”.”]
,[“.”,”9”,”8”,”.”,”.”,”.”,”.”,”6”,”.”]
,[“8”,”.”,”.”,”.”,”6”,”.”,”.”,”.”,”3”]
,[“4”,”.”,”.”,”8”,”.”,”3”,”.”,”.”,”1”]
,[“7”,”.”,”.”,”.”,”2”,”.”,”.”,”.”,”6”]
,[“.”,”6”,”.”,”.”,”.”,”.”,”2”,”8”,”.”]
,[“.”,”.”,”.”,”4”,”1”,”9”,”.”,”.”,”5”]
,[“.”,”.”,”.”,”.”,”8”,”.”,”.”,”7”,”9”]]
输出:false
解释:除了第一行的第一个数字从 5 改为 8 以外,空格内其他数字均与 示例1 相同。 但由于位于左上角的 3x3 宫内有两个 8 存在, 因此这个数独是无效的。
提示:
board.length == 9
board[i].length == 9
board[i][j] 是一位数字(1-9)或者 ‘.’
思路:
朴素的按按照逻辑走,用三个数组来存放状态,三个数组都没有,则满足条件
1 | class Solution { |
290. 单词规律
给定一种规律 pattern 和一个字符串 s ,判断 s 是否遵循相同的规律。
这里的 遵循 指完全匹配,例如, pattern 里的每个字母和字符串 s 中的每个非空单词之间存在着双向连接的对应规律。
示例1:
输入: pattern = “abba”, s = “dog cat cat dog”
输出: true
示例 2:
输入:pattern = “abba”, s = “dog cat cat fish”
输出: false
示例 3:
输入: pattern = “aaaa”, s = “dog cat cat dog”
输出: false
注意点:
string比较用equals
char 比较用 ==
1 | class Solution { |
242. 有效的字母异位词
给定两个字符串 s 和 t ,编写一个函数来判断 t 是否是 s 的 字母异位词。
示例 1:
输入: s = “anagram”, t = “nagaram”
输出: true
示例 2:
输入: s = “rat”, t = “car”
输出: false
1 | class Solution { |
49. 字母异位词分组
给你一个字符串数组,请你将 字母异位词 组合在一起。可以按任意顺序返回结果列表。
字母异位词 是由重新排列源单词的所有字母得到的一个新单词。
示例 1:
输入: strs = [“eat”, “tea”, “tan”, “ate”, “nat”, “bat”]
输出: [[“bat”],[“nat”,”tan”],[“ate”,”eat”,”tea”]]
示例 2:
输入: strs = [“”]
输出: [[“”]]
示例 3:
输入: strs = [“a”]
输出: [[“a”]]
1 | class Solution { |
1. 两数之和
给定一个整数数组 nums 和一个整数目标值 target,请你在该数组中找出 和为目标值 target 的那 两个 整数,并返回它们的数组下标。
你可以假设每种输入只会对应一个答案,并且你不能使用两次相同的元素。
你可以按任意顺序返回答案。
示例 1:
输入:nums = [2,7,11,15], target = 9
输出:[0,1]
解释:因为 nums[0] + nums[1] == 9 ,返回 [0, 1] 。
示例 2:
输入:nums = [3,2,4], target = 6
输出:[1,2]
示例 3:
输入:nums = [3,3], target = 6
输出:[0,1]
接题思路:
- hash存放数组的值,和角标, 复杂度N
- 核心原理,利用了hash的 唯一性 set ,同时比set还多一个存储空间value
1 | class Solution { |
202. 快乐数
编写一个算法来判断一个数 n 是不是快乐数。
「快乐数」 定义为:
对于一个正整数,每一次将该数替换为它每个位置上的数字的平方和。
然后重复这个过程直到这个数变为 1,也可能是 无限循环 但始终变不到 1。
如果这个过程 结果为 1,那么这个数就是快乐数。
如果 n 是 快乐数 就返回 true ;不是,则返回 false 。
示例 1:
输入:n = 19
输出:true
解释:
12 + 92 = 82
82 + 22 = 68
62 + 82 = 100
12 + 02 + 02 = 1
示例 2:
输入:n = 2
输出:false
思路:
- 借助set结构不重复特性,存储已经出现过的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class Solution {
//2 4
// 4*4 16
// 1+36 37
// 9+ 49 58
// 25 64 89
// 64 81 145
// 1 16 25 42
// 16 4 20
// 2 4
// 16
public boolean isHappy(int n) {
Set<Integer> set = new HashSet();
while(true){
int key = 0;
int d=0;
// 3 9 81 65 61 37 58 89 145 42 20 4
while(true){
if(n==0) {
n = key;
break;
}
d = n%10;
key+=d*d;
n = n/10;
}
if(key == 1) return true;
if(set.contains(key)){
return false;
}
set.add(key);
}
}
}
219. 存在重复元素 II
给你一个整数数组 nums 和一个整数 k ,判断数组中是否存在两个 不同的索引 i 和 j ,满足 nums[i] == nums[j] 且 abs(i - j) <= k 。如果存在,返回 true ;否则,返回 false 。
示例 1:
输入:nums = [1,2,3,1], k = 3
输出:true
示例 2:
输入:nums = [1,0,1,1], k = 1
输出:true
示例 3:
输入:nums = [1,2,3,1,2,3], k = 2
输出:false
1 | class Solution { |
128. 最长连续序列
给定一个未排序的整数数组 nums ,找出数字连续的最长序列(不要求序列元素在原数组中连续)的长度。
请你设计并实现时间复杂度为 O(n) 的算法解决此问题。
示例 1:
输入:nums = [100,4,200,1,3,2]
输出:4
解释:最长数字连续序列是 [1, 2, 3, 4]。它的长度为 4。
示例 2:
输入:nums = [0,3,7,2,5,8,4,6,0,1]
输出:9
示例 3:
输入:nums = [1,0,1,2]
输出:3
思路:
- 利用set唯一性,o(1)复杂度记录有的数字
- 每个节点向前向后找连续的,找不到为止,记录连续长度
- 统计最长长度
1 | class Solution { |
228. 汇总区间
给定一个 无重复元素 的 有序 整数数组 nums 。
返回 恰好覆盖数组中所有数字 的 最小有序 区间范围列表 。也就是说,nums 的每个元素都恰好被某个区间范围所覆盖,并且不存在属于某个范围但不属于 nums 的数字 x 。
列表中的每个区间范围 [a,b] 应该按如下格式输出:
“a->b” ,如果 a != b
“a” ,如果 a == b
示例 1:
输入:nums = [0,1,2,4,5,7]
输出:[“0->2”,”4->5”,”7”]
解释:区间范围是:
[0,2] –> “0->2”
[4,5] –> “4->5”
[7,7] –> “7”
示例 2:
输入:nums = [0,2,3,4,6,8,9]
输出:[“0”,”2->4”,”6”,”8->9”]
解释:区间范围是:
[0,0] –> “0”
[2,4] –> “2->4”
[6,6] –> “6”
[8,9] –> “8->9”
注意:
case里面有个边界,要注意
1 | class Solution { |
56. 合并区间
以数组 intervals 表示若干个区间的集合,其中单个区间为 intervals[i] = [starti, endi] 。请你合并所有重叠的区间,并返回 一个不重叠的区间数组,该数组需恰好覆盖输入中的所有区间 。
示例 1:
输入:intervals = [[1,3],[2,6],[8,10],[15,18]]
输出:[[1,6],[8,10],[15,18]]
解释:区间 [1,3] 和 [2,6] 重叠, 将它们合并为 [1,6].
示例 2:
输入:intervals = [[1,4],[4,5]]
输出:[[1,5]]
解释:区间 [1,4] 和 [4,5] 可被视为重叠区间。
解题思路:
- Array.sort(Comparetor) 对首位排序,然后合并
- 注意类名是 Comparator, 方法名是compare 别写错了
1 | class Solution { |
57. 插入区间
给你一个 无重叠的 ,按照区间起始端点排序的区间列表 intervals,其中 intervals[i] = [starti, endi] 表示第 i 个区间的开始和结束,并且 intervals 按照 starti 升序排列。同样给定一个区间 newInterval = [start, end] 表示另一个区间的开始和结束。
在 intervals 中插入区间 newInterval,使得 intervals 依然按照 starti 升序排列,且区间之间不重叠(如果有必要的话,可以合并区间)。
返回插入之后的 intervals。
注意 你不需要原地修改 intervals。你可以创建一个新数组然后返回它。
示例 1:
输入:intervals = [[1,3],[6,9]], newInterval = [2,5]
输出:[[1,5],[6,9]]
示例 2:
输入:intervals = [[1,2],[3,5],[6,7],[8,10],[12,16]], newInterval = [4,8]
输出:[[1,2],[3,10],[12,16]]
解释:这是因为新的区间 [4,8] 与 [3,5],[6,7],[8,10] 重叠。
提示:
0 <= intervals.length <= 104
intervals[i].length == 2
0 <= starti <= endi <= 105
intervals 根据 starti 按 升序 排列
newInterval.length == 2
0 <= start <= end <= 105
解题思路:
- 朴素的按照思路来, 合并的过程中,无非在左边,在右边,或者重叠合并
- needLast标记最后一个是否需要添加进来,这里为了保持有序,break的时候,先添加了leftright数组,其他情况需要补充left right数组
1 | class Solution { |
- 本文标题:Letcode刷题记录
- 本文作者:形而上
- 创建时间:2019-01-10 00:00:00
- 本文链接:https://deepter.gitee.io/2019_01_10_letcode/
- 版权声明: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BY-NC-SA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出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