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452. 用最少数量的箭引爆气球
有一些球形气球贴在一堵用 XY 平面表示的墙面上。墙面上的气球记录在整数数组 points ,其中points[i] = [xstart, xend] 表示水平直径在 xstart 和 xend之间的气球。你不知道气球的确切 y 坐标。
一支弓箭可以沿着 x 轴从不同点 完全垂直 地射出。在坐标 x 处射出一支箭,若有一个气球的直径的开始和结束坐标为 xstart,xend, 且满足 xstart ≤ x ≤ xend,则该气球会被 引爆 。可以射出的弓箭的数量 没有限制 。 弓箭一旦被射出之后,可以无限地前进。
给你一个数组 points ,返回引爆所有气球所必须射出的 最小 弓箭数 。
示例 1:
输入:points = [[10,16],[2,8],[1,6],[7,12]]
输出:2
解释:气球可以用2支箭来爆破:
-在x = 6处射出箭,击破气球[2,8]和[1,6]。
-在x = 11处发射箭,击破气球[10,16]和[7,12]。
示例 2:
输入:points = [[1,2],[3,4],[5,6],[7,8]]
输出:4
解释:每个气球需要射出一支箭,总共需要4支箭。
示例 3:
输入:points = [[1,2],[2,3],[3,4],[4,5]]
输出:2
解释:气球可以用2支箭来爆破:
- 在x = 2处发射箭,击破气球[1,2]和[2,3]。
- 在x = 4处射出箭,击破气球[3,4]和[4,5]。
提示:
1 <= points.length <= 105
points[i].length == 2
-231 <= xstart < xend <= 231 - 1
解题思路:
- 初步看是找交集,所以要排序
- 最大需要射箭 为数组长度次
- 只要有一个交集就 –, 三个交集就相当于-了两次
- 注意比较的时候有个坑, 不能用a[0]-b[0] 因为Integer回越界, 而要用a[0]>b[0]?1:-1
1 | class Solution { |
20. 有效的括号
给定一个只包括 ‘(‘,’)’,’{‘,’}’,’[‘,’]’ 的字符串 s ,判断字符串是否有效。
有效字符串需满足:
左括号必须用相同类型的右括号闭合。
左括号必须以正确的顺序闭合。
每个右括号都有一个对应的相同类型的左括号。
示例 1:
输入:s = “()”
输出:true
示例 2:
输入:s = “()[]{}”
输出:true
示例 3:
输入:s = “(]”
输出:false
示例 4:
输入:s = “([])”
输出:true
提示:
1 <= s.length <= 104
s 仅由括号 ‘()[]{}’ 组成
思路:
- 用栈来探入弹出
- 用字典来记录枚举
1 | class Solution { |
71. 简化路径
给你一个字符串 path ,表示指向某一文件或目录的 Unix 风格 绝对路径 (以 ‘/‘ 开头),请你将其转化为 更加简洁的规范路径。
在 Unix 风格的文件系统中规则如下:
一个点 ‘.’ 表示当前目录本身。
此外,两个点 ‘..’ 表示将目录切换到上一级(指向父目录)。
任意多个连续的斜杠(即,’//‘ 或 ‘///‘)都被视为单个斜杠 ‘/‘。
任何其他格式的点(例如,’…’ 或 ‘….’)均被视为有效的文件/目录名称。
返回的 简化路径 必须遵循下述格式:
始终以斜杠 ‘/‘ 开头。
两个目录名之间必须只有一个斜杠 ‘/‘ 。
最后一个目录名(如果存在)不能 以 ‘/‘ 结尾。
此外,路径仅包含从根目录到目标文件或目录的路径上的目录(即,不含 ‘.’ 或 ‘..’)。
返回简化后得到的 规范路径 。
示例 1:
输入:path = “/home/“
输出:”/home”
解释:
应删除尾随斜杠。
示例 2:
输入:path = “/home//foo/“
输出:”/home/foo”
解释:
多个连续的斜杠被单个斜杠替换。
示例 3:
输入:path = “/home/user/Documents/../Pictures”
输出:”/home/user/Pictures”
解释:
两个点 “..” 表示上一级目录(父目录)。
示例 4:
输入:path = “/../“
输出:”/“
解释:
不可能从根目录上升一级目录。
示例 5:
输入:path = “/…/a/../b/c/../d/./“
输出:”/…/b/d”
解释:
“…” 在这个问题中是一个合法的目录名。
思路:
- 用栈 从左到右 push,要注意空和., 然后pop控制..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class Solution{
public String simplifyPath(String path) {
String[] pathArray = path.split("/");
Deque<String> stack = new LinkedList();
for(int i=0;i<pathArray.length;i++){
if("".equals(pathArray[i]) || ".".equals(pathArray[i])) continue;
stack.push(pathArray[i]);
}
Deque<String> anotherStack = new LinkedList();
int cnt = 0;
while(!stack.isEmpty()){
String tmp = stack.pop();
if(tmp.equals("..")){
cnt++;
continue;
}
if(cnt >0){
cnt--;
continue;
}
anotherStack.push(tmp);
}
StringBuilder sb = new StringBuilder();
if(anotherStack.size() == 0) sb.append("/");
while(!anotherStack.isEmpty()){
String p = anotherStack.pop();
if(".".equals(p)) continue;
sb.append("/");
sb.append(p);
}
return sb.toString();
}
}
155. 最小栈
设计一个支持 push ,pop ,top 操作,并能在常数时间内检索到最小元素的栈。
实现 MinStack 类:
MinStack() 初始化堆栈对象。
void push(int val) 将元素val推入堆栈。
void pop() 删除堆栈顶部的元素。
int top() 获取堆栈顶部的元素。
int getMin() 获取堆栈中的最小元素。
示例 1:
输入:
[“MinStack”,”push”,”push”,”push”,”getMin”,”pop”,”top”,”getMin”]
[[],[-2],[0],[-3],[],[],[],[]]
输出:
[null,null,null,null,-3,null,0,-2]
解释:
MinStack minStack = new MinStack();
minStack.push(-2);
minStack.push(0);
minStack.push(-3);
minStack.getMin(); –> 返回 -3.
minStack.pop();
minStack.top(); –> 返回 0.
minStack.getMin(); –> 返回 -2.
提示:
-231 <= val <= 231 - 1
pop、top 和 getMin 操作总是在 非空栈 上调用
push, pop, top, and getMin最多被调用 3 * 104 次
思路:
- 利用两个Stack数据结构,一个放原值,一个放当前最小值。 peek方法不弹出,看一下,
1 | class MinStack { |
150. 逆波兰表达式求值
给你一个字符串数组 tokens ,表示一个根据 逆波兰表示法 表示的算术表达式。
请你计算该表达式。返回一个表示表达式值的整数。
注意:
有效的算符为 ‘+’、’-‘、’*’ 和 ‘/‘ 。
每个操作数(运算对象)都可以是一个整数或者另一个表达式。
两个整数之间的除法总是 向零截断 。
表达式中不含除零运算。
输入是一个根据逆波兰表示法表示的算术表达式。
答案及所有中间计算结果可以用 32 位 整数表示。
示例 1:
输入:tokens = [“2”,”1”,”+”,”3”,”*”]
输出:9
解释:该算式转化为常见的中缀算术表达式为:((2 + 1) * 3) = 9
示例 2:
输入:tokens = [“4”,”13”,”5”,”/“,”+”]
输出:6
解释:该算式转化为常见的中缀算术表达式为:(4 + (13 / 5)) = 6
示例 3:
输入:tokens = [“10”,”6”,”9”,”3”,”+”,”-11”,”“,”/“,”“,”17”,”+”,”5”,”+”]
输出:22
解释:该算式转化为常见的中缀算术表达式为:
((10 * (6 / ((9 + 3) * -11))) + 17) + 5
= ((10 * (6 / (12 * -11))) + 17) + 5
= ((10 * (6 / -132)) + 17) + 5
= ((10 * 0) + 17) + 5
= (0 + 17) + 5
= 17 + 5
= 22
提示:
1 <= tokens.length <= 104
tokens[i] 是一个算符(”+”、”-“、”*” 或 “/“),或是在范围 [-200, 200] 内的一个整数
逆波兰表达式:
逆波兰表达式是一种后缀表达式,所谓后缀就是指算符写在后面。
平常使用的算式则是一种中缀表达式,如 ( 1 + 2 ) * ( 3 + 4 ) 。
该算式的逆波兰表达式写法为 ( ( 1 2 + ) ( 3 4 + ) * ) 。
逆波兰表达式主要有以下两个优点:
去掉括号后表达式无歧义,上式即便写成 1 2 + 3 4 + * 也可以依据次序计算出正确结果。
适合用栈操作运算:遇到数字则入栈;遇到算符则取出栈顶两个数字进行计算,并将结果压入栈中
思路:
利用栈的入和出
1 | class Solution { |
141. 环形链表
给你一个链表的头节点 head ,判断链表中是否有环。
如果链表中有某个节点,可以通过连续跟踪 next 指针再次到达,则链表中存在环。 为了表示给定链表中的环,评测系统内部使用整数 pos 来表示链表尾连接到链表中的位置(索引从 0 开始)。注意:pos 不作为参数进行传递 。仅仅是为了标识链表的实际情况。
如果链表中存在环 ,则返回 true 。 否则,返回 false 。
示例 1:
输入:head = [3,2,0,-4], pos = 1
输出:true
解释:链表中有一个环,其尾部连接到第二个节点。
示例 2:
输入:head = [1,2], pos = 0
输出:true
解释:链表中有一个环,其尾部连接到第一个节点。
示例 3:
输入:head = [1], pos = -1
输出:false
解释:链表中没有环。
思路:
- 经典的快慢指针法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/**
* Definition for singly-linked list.
* class ListNode {
* int val;
* ListNode next;
* ListNode(int x) {
* val = x;
* next = null;
* }
* }
*/
public class Solution {
public boolean hasCycle(ListNode head) {
if(head == null || head.next == null) return false;
ListNode fast = head.next.next;
while(true){
if(head == null || fast == null || fast.next == null) return false;
if(head == fast){
return true;
}
fast = fast.next.next;
head = head.next;
}
}
}
2. 两数相加
给你两个 非空 的链表,表示两个非负的整数。它们每位数字都是按照 逆序 的方式存储的,并且每个节点只能存储 一位 数字。
请你将两个数相加,并以相同形式返回一个表示和的链表。
你可以假设除了数字 0 之外,这两个数都不会以 0 开头。
示例 1:
输入:l1 = [2,4,3], l2 = [5,6,4]
输出:[7,0,8]
解释:342 + 465 = 807.
示例 2:
输入:l1 = [0], l2 = [0]
输出:[0]
示例 3:
输入:l1 = [9,9,9,9,9,9,9], l2 = [9,9,9,9]
输出:[8,9,9,9,0,0,0,1]
提示:
每个链表中的节点数在范围 [1, 100] 内
0 <= Node.val <= 9
题目数据保证列表表示的数字不含前导零
思路:
链表后移,累进位
1 | /** |
21. 合并两个有序链表
将两个升序链表合并为一个新的 升序 链表并返回。新链表是通过拼接给定的两个链表的所有节点组成的。
示例 1:
输入:l1 = [1,2,4], l2 = [1,3,4]
输出:[1,1,2,3,4,4]
示例 2:
输入:l1 = [], l2 = []
输出:[]
示例 3:
输入:l1 = [], l2 = [0]
输出:[0]
提示:
两个链表的节点数目范围是 [0, 50]
-100 <= Node.val <= 100
l1 和 l2 均按 非递减顺序 排列
思路:
- 交替比较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/**
* Definition for singly-linked list.
* public class ListNode {
* int val;
* ListNode next;
* ListNode() {}
* ListNode(int val) { this.val = val; }
* ListNode(int val, ListNode next) { this.val = val; this.next = next; }
* }
*/
class Solution {
public ListNode mergeTwoLists(ListNode list1, ListNode list2) {
ListNode data = new ListNode(1);
ListNode cur = data;
while(true){
if(list1 == null) list1 = new ListNode(Integer.MAX_VALUE);
if(list2 == null) list2 = new ListNode(Integer.MAX_VALUE);
if(list1.val == Integer.MAX_VALUE && list2.val == Integer.MAX_VALUE) break;
if(list1.val < list2.val){
cur.next = list1;
list1 = list1.next;
cur = cur.next;
continue;
}else{
cur.next = list2;
list2 = list2.next;
cur = cur.next;
continue;
}
}
cur.next=null;
return data.next;
}
}
138. 随机链表的复制
给你一个长度为 n 的链表,每个节点包含一个额外增加的随机指针 random ,该指针可以指向链表中的任何节点或空节点。
构造这个链表的 深拷贝。 深拷贝应该正好由 n 个 全新 节点组成,其中每个新节点的值都设为其对应的原节点的值。新节点的 next 指针和 random 指针也都应指向复制链表中的新节点,并使原链表和复制链表中的这些指针能够表示相同的链表状态。复制链表中的指针都不应指向原链表中的节点 。
例如,如果原链表中有 X 和 Y 两个节点,其中 X.random –> Y 。那么在复制链表中对应的两个节点 x 和 y ,同样有 x.random –> y 。
返回复制链表的头节点。
用一个由 n 个节点组成的链表来表示输入/输出中的链表。每个节点用一个 [val, random_index] 表示:
val:一个表示 Node.val 的整数。
random_index:随机指针指向的节点索引(范围从 0 到 n-1);如果不指向任何节点,则为 null 。
你的代码 只 接受原链表的头节点 head 作为传入参数。
示例 1:
输入:head = [[7,null],[13,0],[11,4],[10,2],[1,0]]
输出:[[7,null],[13,0],[11,4],[10,2],[1,0]]
示例 2:
输入:head = [[1,1],[2,1]]
输出:[[1,1],[2,1]]
示例 3:
输入:head = [[3,null],[3,0],[3,null]]
输出:[[3,null],[3,0],[3,null]]
提示:
0 <= n <= 1000
-104 <= Node.val <= 104
Node.random 为 null 或指向链表中的节点。
思路:
利用HashMap key存放对象指针的特性,利用对象初始化产生指针, 赋值阶段使用指针的两阶段特性。
学习 spring 循环依赖办法,先初始化对象,再赋值对象的两阶段办法。
1 | /* |
LCR 024. 反转链表
给定单链表的头节点 head ,请反转链表,并返回反转后的链表的头节点。
示例 1:
输入:head = [1,2,3,4,5]
输出:[5,4,3,2,1]
示例 2:
输入:head = [1,2]
输出:[2,1]
示例 3:
输入:head = []
输出:[]
1 | /** |
92. 反转链表 II
给你单链表的头指针 head 和两个整数 left 和 right ,其中 left <= right 。请你反转从位置 left 到位置 right 的链表节点,返回 反转后的链表 。
示例 1:
输入:head = [1,2,3,4,5], left = 2, right = 4
输出:[1,4,3,2,5]
示例 2:
输入:head = [5], left = 1, right = 1
输出:[5]
思路和易错点:
- 顺序读取链表,找到反转起始位,反转,重新拼接
- 反转过程回损坏原链表,要注意
- 边界问题
1 | /** |
19. 删除链表的倒数第 N 个结点
给你一个链表,删除链表的倒数第 n 个结点,并且返回链表的头结点。
示例 1:
输入:head = [1,2,3,4,5], n = 2
输出:[1,2,3,5]
示例 2:
输入:head = [1], n = 1
输出:[]
示例 3:
输入:head = [1,2], n = 1
输出:[1]
提示:
链表中结点的数目为 sz
1 <= sz <= 30
0 <= Node.val <= 100
1 <= n <= sz
1 | /** |
进阶:你能尝试使用一趟扫描实现吗?
用栈?
82. 删除排序链表中的重复元素 II
给定一个已排序的链表的头 head , 删除原始链表中所有重复数字的节点,只留下不同的数字 。返回 已排序的链表 。
示例 1:
输入:head = [1,2,3,3,4,4,5]
输出:[1,2,5]
示例 2:
输入:head = [1,1,1,2,3]
输出:[2,3]
提示:
链表中节点数目在范围 [0, 300] 内
-100 <= Node.val <= 100
题目数据保证链表已经按升序 排列
思路:
从头到尾遍历,断开重复的,重新连接即可
注意,之后要把新链表的next 设置位null
1 | /** |
- 本文标题:Letcode刷题记录
- 本文作者:形而上
- 创建时间:2019-01-20 00:00:00
- 本文链接:https://deepter.gitee.io/2019_01_20_letcode/
- 版权声明: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BY-NC-SA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出处!